城市品味
2018-03-14 15:18:56
  • 0
  • 0
  • 52
  • 0

《圣经·创世记》记载了两个臭名昭著的城市:所多玛和蛾摩拉。也是上帝自洪水以来第一次用火毁灭的两个人群。究竟这两个城市的罪恶达到了何种程度,并未记载,上帝只是说:“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,声闻与我……”(创18:20)以致于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三番五次为这两个城市祈求,最后上帝答应,只要那两个城市之中有十个义人,“为这十个义人的缘故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

然而,令人可惜的是,这么两个大名鼑鼎的城市就连十个义人也没有。当天使来到他们中间的时候,他们竟然要和天使行苟且之事。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,不惜两个年轻的女儿的贞操也摆脱不了这伙暴徒的围攻。因此,这样的城市自然也无法摆脱上帝的毁灭。耶和华神将硫磺与火倾倒那里,毁灭了那地所有生物。“……那地方烟气上腾,如同烧窑一般……”其惨境自然是无法送目。

因为毁灭的缘故,这两个臭名昭著的城市的名字得以和罗得之妻变成的盐柱一起不朽,写进《圣经》里边,以毁灭的教训警戒着后来的人们。

毁灭实在是可怕的。然而,除了亚伯拉罕那似乎是得寸进尺的祈求之外,《圣经》里边没有体现一处上帝对这两个人群的惋惜。不但上帝没有,到目前为止,我还没有发现包括我在内的凡是看过这段《圣经》的人们,有谁对那被灭的人们产生过一丝的怜爱之情。对那群在冲天的大火之中被烧焦的生灵,人们表现了少有的沉默。难道是神无情人也无情吗?非也!在大奸大恶的面前,毁灭不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而且是人心所向的必然结果。那么,既然是人心所向又是必然结果,在这样的结局面前,人们除了欢欣鼓舞还会表现出别的情绪吗!甚至没有一个人,对上帝毁灭的合理性提出过疑问,而我的眼前,总是浮现出以色列古城喧哗的街道,我的心里不停发出这样的质问:为什么?为什么两个城市就连十个义人都没有?连十个义人都没有的城市是怎样的一种状态?

我们无法考察上帝眼里的义人得具备怎样具体的标准,都是有这样一个人,就是被称为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。只是因为信的缘故上帝就算他为义了,然后又被膏立为多国之父。照此说来,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。按照我们的想法,义人一定跟“正义的人”有着显赫密切的关系。那么,怎样才是一个正义的人呢?我想,无非一个有点道德修养的人,一个有点思想的人,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,一个肯帮助人的人……最起码也是一个不轻易坑害别人的人,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稍微有一点档次有一点品位的人。这些条件,是造物主给我们的基本属性,可以说是应该从娘胎里就存有的东西,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条件。然而,就这么简单的条件,竟然难坏了所多玛和蛾摩拉全城的老少爷们。由此看来这么没有品位的城市的确是世上少有,因此被上帝弃绝,遭到毁灭的厄运,自然是咎由自取。

我想,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城市,有十个恶人就不算少了。但是,如果连十个好人都这样的没有的话,实在是可怕之极又太说不过去的事情。我不知道,从前是否有人提出“城市品位”的概念,但是我觉得,尤其是在当今社会,在经济利益做为人的主要的驱动力的前提下,应该倡导这样的一个说法。尽管,把城市的品位与毁灭联系到一起似乎有点危言耸听,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的确在昭示了一个自然的道理,所谓文明的城市首先是一个有品位的城市,就像一个流氓很有可能成为富翁,但是流氓富翁能富到几时呢?有谁愿意和流氓打交道呢?更不可能有一个富人愿意到贼窝里边去做买卖。

倘若,所多玛和蛾摩拉有十个义人的话,那场惊天动地的灭顶之灾就不会临到他们。这就告诉我们,一个城市的品位,说穿了就是人品位。而人的品位却不是钢筋水泥所能浇注成的。就象一个衣着得体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一样。

事实胜于雄辩,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就是一个良心麻木,操守无线,缺乏品位的人。他从叔叔的手中得到了约旦河以东的好地以后,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。但是最后呢,还是禁不住所多玛城市和世俗恶魔的诱惑,乖乖地把自己的帐篷挪了进去。不容怀疑,所多玛和蛾摩拉这两个城市绝对是当时的一对名声鹊起的城市,更是令多少王孙公子纨绔子弟乐不思归的好去处,是当时以色列的有銭人向往的开发地带和红灯区……这样的城市能说是一个贫穷的城市吗?一个在几千年前就连女人都玩够了,要把男性特征的天使拉出去任他们所为的人群,难道不是一个经济复兴,歌舞升平的民族吗?一伙这么会享受,变着法子找刺激的百姓,有可能是一群穷困潦倒吃糠咽菜的百姓吗……

事实证实了一个结论:那就是金钱与物资的繁荣有时候并不能挽救覆灭的命运,也就是说,这样的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繁荣。一个经济的复兴,却是人伦塌陷的人群,不能被定义为是一个幸福祥和,走康庄大道的人群。几千年过去了,就象我们东方大漠下边的娄兰古国一样,两个风光一时的城市被淹没在以色列茫茫的旷野的下边。旷野上,一根由于贪婪变成的盐柱,在日夜回望那曾经的声色犬马。而一本伟大的不能再伟大的《圣经》,把两个缺德的城市毁灭的故事,留给千秋万代咀嚼。

《圣经》似乎就是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多玛和蛾摩拉的覆灭,不是因为战争,也不是因为贫穷困苦,更不是因为自然的灾害。灰飞烟灭的原因,只是因为没有品位。嗟呼!原来没有品位也能掉脑袋的事情,在几千年前就有了。难道这只是这两个城市到此为止的结局吗,我坚决不信。但是对于《圣经》里边那段古老又简单的故事,我倒宁愿相信是真的。

活该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